| |
开发商更怕高房价 “新国十条”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这次以去杠杆化为手段、以恢复房屋居住属性为目的、直指价格的调控政策力度、决心之大前所未有。如果执行上不打太多折扣,那么可以预计的是,至少在中短期,高房价会得到平抑。 同往次调控政策一样,中央政策出台之后需要各地细化的有诸多内容,比如如何界定“热点”城市,它是否需要执行限制三套房贷的严令?又如何界定二套房和三套房?不过我认为,同往次调控不一样的是,这次所谓“细化”内容必然都是选择严厉:打击高房价是任务必须完成。
而目前各城市市场层面的反馈都开始彰显政策的震慑效果:存量房市场量价齐跌,新房市场交投双观望,屡有“扛不住”的开发商狂降出逃个案出现。
若回顾政策出台之前的种种迹象,已能大致推论事态的严重性: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连续发文批判高房价,纠结其中的地方政府和土地财政也未能幸免;总理第一次在两会上明确提出要遏制一些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势。而在市场上,北京一日三地王,连续出现“日光盘”,二手房坐地涨价……一幅再不调控刹不住车的态势。
调控是必选,而在中国,如果政府下决心,没有做不成的事。
政府和民众憎恨高房价,其实房地产业界也很害怕这个涨法。诸多开发商的心态和政府、购房人无异,“希望市场是一个平稳的上涨,而不是这种架势”,一方面,平稳的市场意味着业务的平稳,发展商能够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有效运营和扩张;另一方面,平稳的市场不会触及政策敏感神经,能够给房地产的发展提供比较宽松的政策和舆论空间;而对从业者而言,平稳的市场也意味着稳定的就业。
但是市场价格的涨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房价暴涨导致的结果是,从2003年央行紧缩银根开始,政府持续对市场进行调控,而主要手段都是加息加税,抬高进入门槛从而使得企业和购房者的成本持续增加:土地成本、税赋、信贷成本以及其他桌面之下的灰色支出。
据我所知,业界诸多敏感者早嗅到丝丝危险,某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给自己在售项目2010年上半年的任务是卖掉所有存货,就是怕下半年“出事”。而在2009年下半年市场疯狂的时候,有企业选择捂盘惜售,但诸多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企业,却是选择赶快出货。
这些清盘的企业在政策出台之后无一不感到庆幸,但头疼的事情又来了:房子卖完了,接下来做什么呢?
所以这一轮严厉调控,最好的结果是对目前失控的恐慌性需求进行引导和打压,击垮购买偏向中“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而切断这种神话,最根本的是去除其投资属性,回归房屋本身安居乐业的居住属性。而从另一方面,去除房屋的享乐属性,回归基本生活保障属性,引导市场中的发展商盖大多数人消费得起的房子,而不是追求面积的夸张和奢华。 房地产O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