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相关
 
 
 ·国企进入商业地产有风险


国企进入商业地产有风险

2009年,国企在房地产行业的扩张姿态积极。在多个“地王”的拼抢中,其强势也引起了业内瞩目。怎样评价国企在去年的扩张姿态?长期来看,国企在这一轮房地产热潮中的布局将会面临怎样的风险?本报就此专访了DTZ戴德梁行华北区投资部主管及董事陈希。
    
    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国企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以及强势的姿态令人瞩目,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这种表现?

    陈希:和传统主业相比,房地产投资确实能带给国企更多的资金回报,所以资金进入和倾斜的原因很容易理解。

    但不能就此认为国企进入房地产业是盲目扩张。一个事实是,新进入房地产业,以及在这个行业发展迅速的央企,绝大部分仍在国资委批准发展房地产主业的18家企业范畴内,政策上是正确的,政府对于资源的配置有一个适度的掌控。

    另一方面,就我了解,大部分国企进入或拓展项目初期的战略决策时“拍脑门”的不多。恰恰相反,其战略制定、团队建设和风险控制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运营得比较好了,因此对于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思路比较清楚严谨。

    中国房地产报:有评价认为国企以强势姿态进入房地产市场导致“国进民退”,并且搅动了市场,你的观点如何?

    陈希:国企进入已经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是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认定为“国进民退”。 首先我们注意到北京今年会增加土地供给,而国企与民企的竞争恰恰发生在土地没有批量释放之前,在这个时候下这样的判断有些偏颇。

    另外,流动性增加使大量资金通过国企进入房地产市场,最终导致地价和房价的抬高。这是经济救市手段的双刃剑,但是和其带来的经济回升的利好因素相比是值得的。

    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多次“地王”拼抢最后都是国企胜出,这其中是否存在着企业高成本拿地的风险?

    陈希:去年大家的焦点集中在“地王”上,通常说是绝对价格高,但是要注意到其所在地段的商业价值也比较高。“成本高”的意思是钱花得并不物有所值,投入产出率不高。我们的数据并不能显示这样的结果。

    其实成本测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现在出让的地块,特别是“地王”地块很少有纯粹的住宅和商业用地,更多的是综合性用地,这里面也存在着承担区域配套的责任问题,而且其中商业地块的经营需要用另外的公式来算,不能简单地来下定论。

    商业物业选择哪种业态,究竟是经营还是持有?是否可以通过REITs或者房地产金融产品带来更多利润?对于开发商来说,一个大盘需要算大的经济账,是一个经营和长线回流的过程。

    中国房地产报:除了经营行为本身可以平滑上述成本风险外,国企在这方面还具有哪些优势?

    陈希:首先,国企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获取利润要更加容易。并且国企在传统行业长线投资回报率非常低,那么和民营企业相比,其对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的要求不会那么苛刻。

    其次,国企更容易做全国布局,利用不同区域的成本差异来保证全面受益。目前国企房地产布局的特点是一二线城市居多,关注部分三线城市。关注辐射能力强的城市,关注经济小循环良好的区域,像我前面提到的,多数会承担起带动区域经济的责任。在这些地方,央企或国企地产品牌非常受政府的欢迎。

    中国房地产报:在拿地成本方面的风险可以通过经营来规避,那么国企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其他的风险?

    陈希:我认为主要的风险集中在商业地产领域。国企正在表现出对商业地产的浓厚兴趣,而土地市场中,综合性地块出让也逐渐成为趋势。但是和住宅地产相比,商业地产从投入到产出的链条要长得多也复杂得多,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需要探索。

    一个商业项目就可以耗费10亿元到20亿元的资金,几个项目的投入就可能耗空公司。所以在商业地产项目的体量大小、区域选择上应该谨慎,否则就会出现经营性风险。

    中国房地产报:你认为,去年国企这种“高歌猛进”的态势,今年是否会持续?

    陈希:很多国企是上市公司,一定是要继续发展的。而未上市的已经得到国资委发给的执照的国企,继续扩张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央企整体重组背景下,许多企业非主业剥离、整合,新拿到执照并且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情形,我觉得不会发生。

房地产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