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价调控的消息,在过往半年来一直是中国媒体热衷报道的头条新闻。但现在,它的这个“霸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近期物价的快速上涨,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已经成为推升CPI走高、通货膨胀加剧的一个“罪魁祸首”。因此,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要抑制物价上涨势头,必要时将采取临时干预价格的措施。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物价实行直接的管理,包揽了市场的一切,但在中国走上市场经济轨道以后,除了一些关系到国家战略的物资,政府已经基本退出流通市场,因此,政府对出台干预价格的措施,一向是慎之又慎的,3年前当通货膨胀泛滥引动物价上涨时,国家发改委曾进行过物价干预,但到当年年底即已收回。虽然这一次干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现在所发生的情况来看,物价并未因此次干预而实现了稳定,它还是上去了,今天的物价已经把3年前的水平远远地甩到了身后。
事实上,调控农产品价格,其难度远远超过对房价的调控。这是因为,农产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看似都是自由交易市场,但两者的性质和运行机理都有很大的不同。先说房地产市场,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这主要在于房地产市场存在投资功能,这个功能在一些大城市甚至超过了正常的居住功能。因此,只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投资功能,严厉打击由投资功能衍生出的投机炒作,使市场回归到居住功能,那么,假以时日,一旦人们的居住需求满足,其市场供求关系就会发生改变,房价自然会理性回归。当然,自楼市调控大规模推出的半年多来,还未见房价出现实质性松动,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这个市场中产生了诸多欲罢不能的利益需求,使调控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农产品市场与房地产市场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农产品是一种易耗品,如果要想像炒房产一样炒作农产品,炒作者对市场短期供求关系的依赖性十分大。由于这个市场十分巨大,炒作者也难以对农产品的流通进行垄断,因此我们见到的农产品价格暴涨,更多地是如大蒜、绿豆之类的小宗农产品,但这些小宗农产品并不是人们“菜篮子”里的必备物资,如果价格被恶意炒高,人们可以寻找其他农产品来替代。
更为重要的是,商品房由于具有投资功能,因此其定价可以脱离商品房生产的实际成本,允许价格中存在泡沫。但是,农产品的定价一般只能以经营成本作为依据,很难像商品房定价一样出现泛滥的泡沫。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只能承认,尽管目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影响到了居民的实际生活,但是其价格的形成基本上是由于其成本上升所推动的。近段时间以来,物价的上涨并不单单表现于农产品,而是由一系列围绕着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的成本上升所推动的。从成本推动的角度来看,推动农民收入有效增加一直是中央政府的既定方针,国家为此制定了刚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而这个价格是逐年提高的,这也是拉动国内消费市场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直接推动了农业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并且辐射推动城镇农民工务工收入,使工业产品的价格提升,反过来又作用于农产品价格。就像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所指出的:“放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背景中来看,各种要素都在涨,凭什么不让农产品涨?”
很显然,农产品价格调控的难度,将远远超过房价调控,这也注定了这种调控很难收到实效。所谓的临时干预价格措施,无非是实行价格控制,但由于农产品从田头到居民饭桌的整个供应链已经十分繁复,要遏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其上下游环节产生连锁反应,最终将损害到农民利益。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调控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热线电话:010-62524721 鲁ICP备10207450-1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