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药品降价“重在疗效” 1月8日,国家发改委称,从今年2月1日起调整呼吸、解热镇痛和专科特殊用药等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共涉及20类药品、400多个品种、700多个代表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5%,其中高价药品平均降幅达到20%。
“看病难、看病贵”早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而看病贵首要表现为药价过高。此次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药价下调政策,无疑向公众发出一个积极信号。但消息一出,人们不禁担心,此次药品降价是否只是隔靴搔痒?面对降价令,医药行业似乎总有对策。对于这些行为,采取什么方式方法有效控制?
资料显示,2001年至今,我国已降低了上千种药品价格,制定调整了国家医保目录的千余种药品最高零售价。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繁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实际药价与患者的期望值仍然具有较大差异。此外,每当降价令一出,许多受限药品纷纷撤柜,而雨过天晴后,这些药品又重新“粉墨登场”,虚高药价依旧。
其实,药品降价只是表面功夫,如不保持整个医药卫生体制畅通,出台降价措施无异于水中捞月。要想把药价降下来,首先必须解决药品“降价死”的问题。笔者认为,产生“降价死”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对药品的审批过程不严。一旦发改委下发药价下调通知,药厂就不再生产通知中提到的药了。药厂把它的主要成分加入不必要的东西,重新进行生产,重新进行包装,然后作为新药到国家药监局审批。等一批成新药以后,就可以上涨几倍甚至十几倍,这样老百姓就拿不到过去那种便宜的药了。因此,狠抓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权,严把新药上市的审批制度,严把药品质量关才是确保“降价令”积极推进的重要举措。
看病吃药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事情。但愿国家发改委颁布新年第一次药品降价举措不要成为一阵风雨一阵凉,药品降价与行业监管并行,才是解决“看病贵”的根本之策。
药盒 药盒印刷
药盒 药盒印刷
药盒 药盒印刷 |
|
|